>
与党同心 与祖国共振
作者:罗海波
九三学社沈阳市委员会副主委
自中共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创新引领科技强国建设进入新阶段。《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这为我国科技事业和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加明确地指出科学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我深受鼓舞,也决心将自己的命运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以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为自觉追求,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5年1月,我承担了制冷型中波红外分焦平面偏振成像及其应用项目的研究工作,当时该技术在我国尚属空白,欧美限制对我国出口。为了尽快攻克国家紧缺、急需的核心关键技术,我带领项目组从基础物理、材料科学等相关理论以及工艺出发,进行了近一年的技术攻关,研究了微偏振阵列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的耦合工艺,分析了超过200℃的大温变条件对红外偏振成像探测器结构安全和检偏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微偏振阵列与红外焦平面探测器耦合参数对关键性能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备了高消光抑制比、高透过率亚波长金属线栅微偏振阵列。攻克了制冷型红外焦平面探测器与微偏振阵列的耦合工艺,研制了制冷型中波红外分焦平面偏振探测器,设计并实现了红外偏振图像非均匀校正算法、红外偏振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算法以及红外偏振成像算法,研制了制冷型中波红外偏振热像仪,并开展了应用研究,解决了红外成像的“热反差淡化”和对空探测的云背景干扰抑制等问题,补了国内空白。在此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技术攻关,完成了制冷型长波红外分焦平面偏振成像及其应用项目的研究工作,上述两项工作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促进了我国光电探测和光电成像传感器领域的发展。获2016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突出贡献者),201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获2021年度中国科学院朱李月华优秀教师奖。
民主党派是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为民主党派成员应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这也体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参政议政能力,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积极履职尽责,近十年来,先后撰写调研报告、提案和信息30余件,2018~2020年度撰写提案、信息共10件,其中被全国政协采用1件、九三学社中央采用3件、辽宁省政协采用5件、辽宁省委统战部采用1件、九三学辽宁社省委采用7件、沈阳市政协采用7件;撰写的《关于推动国产工业软件发展的建议》被作为九三学社中央集体提案提交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并被列为重点提案。积极参加社省委和社市委的调研活动,2019年参加九三学社沈阳市委组织的调研,撰写《关于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促进沈阳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提案,并作为九三学社沈阳市委集体提案报送市政协。2020年参加九三学社沈阳市委组织的调研,撰写《关于完善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机制的提案》提案,被列为沈阳市政协集体提案,撰写《关于完善沈阳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发展机制的调研报告》被沈阳市委统战部采用。2021年参加九三学社辽宁省委组织的调研,撰写的《关于完善我国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体制机制的调研报告》作为辽宁的调研成果提交九三学社中央,并入选第十六届“九三论坛”11篇大会报告之一。2022年,聚焦科技创新,撰写了题为《关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质量,强化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的意见建议》的信息,聚焦辽宁和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撰写了《提高数字经济技术供给能力,助推辽宁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调研报告。
时代的使命需要担当作为,群众的期盼呼唤担当作为。未来的路上,我将始终秉持一名民主党派成员的初心激情履职,不断提升履职能力水平,谏臻言、献良策、促发展,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为辽宁九三学社发展贡献一己绵薄之力!